学院首页

政策法规

省市科研条例

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政策法规 >> 省市科研条例 >> 正文

十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堰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1-10-28      来源 :       编辑 :科技处      浏览量 :

十政发〔2021〕19号

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十堰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十堰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21年10月25日

十堰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十堰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和科技强市的五年。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根据《湖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十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结合全市科技创新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开启科技创新发展新征程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全市围绕“靠项目支撑,凭数据说话,用实绩证明,让人民满意”的科技工作要求,超额完成既定目标,推动了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快速发展,为“十四五”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实力明显增强。“十三五”期间,深入实施《2018—2020年十堰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快速发展,各项重要指标较“十二五”末期均取得了较大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3%提升至21.2%,占比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位列全省地(市)州第四;全社会研究与开发(R&D)经费占GDP比重由1.37%增长至1.97%;技术合同登记交易额由14.85亿元增加至77.24亿元,增长5.5倍。县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郧西县、丹江口市、房县先后入选湖北省创新型县(市)。

科技创新主体持续强化。“十三五”期间,科技型企业实力显著增强,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162家增加到367家,较“十二五”末翻了一番;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594家,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入库企业200余家。全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十堰国家高新区创建工作取得决定性成效;湖北省中国工程科技十堰产业技术研究院获批;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零部件轻量化技术转化中试研究基地”入选首批湖北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新增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28家,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达到423家,数量位居地(市)州前列。出台了《十堰市新型研发机构备案管理实施方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由8.4%提升至23.65%。

科技创新项目取得突破。“十三五”期间,全市共争取各类科技资金1.4亿元。其中,“水源区水土共治循环农业特色生态产业园”等一批科技项目获国家“百城百园”、省“揭榜制”各类重大科技项目立项支持。84个项目荣获省科学技术奖,其中湖北医药学院“植物抗逆和根系构型的调控机制及其在药用植物虎杖生产的应用”项目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实现了我市医疗卫生领域省级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零的突破。

科技创新生态不断改善。“十三五”期间,科技治理能力和科技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营造了全社会奋发创新的良好生态。2016-2019年连续四年在全省县(市)科技创新综合考评中获优秀等次,张湾区成功跻身全省优秀县(市、区)序列;2018-2019年我市科技创新生态全省排名第4位。全社会创新投入水平不断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73%,位居全省第二;湖北天泽高投智能制造与技术服务创业投资基金自2015年设立以来,资金规模超过4亿元,科技股权融资3.38亿元,在堰直投9500万元,带动在堰关联投资8.9亿元。

二、发展形势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格局面临深度调整,“十四五”时期,我市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市科技创新工作也面临着四个方面的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以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有利于十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新兴经济增长动能的培育。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机遇。随着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的态势更趋明显,在对接武汉、西安、重庆等特大城市新发展格局中,新基建、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民生等领域投资需求旺盛,为十堰创新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区域协同发展带来的机遇。随着国家实施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等重大战略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必将加速国内国际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要素流动,十堰作为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和湖北省“襄十随神”城市群的重要节点,有利于发挥区位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壮大“一主三大五新”现代产业体系,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开发开放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比较优势凸显带来的机遇。随着十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地位的进一步凸显,“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进一步发展,充分发挥汽车产业、文化旅游、生态环境、科教医疗等综合优势,以水为媒,进一步推进京堰合作、汉十合作、沪堰合作,实现优势科技资源由富集地向十堰导入,使十堰以更好的技术创新能力承接产业转移,壮大现代产业体系。我市科技创新领域仍存在一些明显的薄弱环节和短板。一是科技成果转化成效不够明显,科技工作的集中度、显示度、贡献度还不够,创新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科技金融支持“三链”融合开拓不够,科技投入规模小、渠道相对单一。三是科技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四是科技人才短板比较明显,创新驱动能力不够强。

展望二〇三五年,我市达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要求,将拥有更加优美的山水环境、更有魅力的人文空间、更趋开放的新经济载体、更具品质的宜居生活,基本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台阶,跻身全国创新型城市行列。面对美好前景,面对“十四五”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要确保在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就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奋力开启科技强市建设新局面。

三、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科技前沿、面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全市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十堰“一核带动、两翼驱动、多点联动”区域发展布局和“一主三大五新”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实施科技创新专项,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支撑,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生态,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保障,为加快建设“现代新车城、绿色示范市”,把十堰打造成为湖北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

四、基本原则

坚持把融合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资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打通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推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实现协同高效创新。

坚持把突出特色作为鲜明导向。立足十堰实际和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汽车产业集聚、科教医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的优势,以“双百行动”为抓手,重大项目为引领,把更多政策、平台、项目、资金向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倾斜,增强优势特色产业技术支撑,打造更多行业特色品牌,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坚持把成果转化作为关键抓手。聚焦地方产业技术需求,建设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提高“钱变纸”科研产出质量,疏通“纸变钱”连接通道,加速科技成果熟化、孵化、市场化,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转移转化一批优质科技成果,形成一批关键领域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开发一批适应市场的特色新产品,带动一批关联产业。

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内生动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引进、培养、激励机制,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改善科技评价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科技金融支撑体系,加强科技诚信制度建设,营造包容普惠科技创新环境。

五、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市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构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与十堰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创新体系,主导产业科技创新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以服务十堰“经济倍增、跨越发展”为主题,以十堰科技城建设为抓手,强主体、搭平台、聚要素、增投入、优生态,打造国家高新区示范样板和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科技强市。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到202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R&D)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5%。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0家,总数突破6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000家,县域全部成为省级创新型县(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技术合同成交额等指标比2020年翻一番,各项创新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创新平台建设取得突破。以争创国家高新区为引领,创新高新区、开发区、园区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促进全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50%。省级及以上创新研发平台突破500家,其中国家级10家。建设3个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5个省级产业创新联合体,5个市级科技创新中心,10个离岸双创基地。

创新生态环境更加优化。到2025年,科技创新生态各项指标明显提升。着力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提升科技创新绩效,优化科技创新环境,聚焦短板弱项、聚焦关键指标,确保我市科技创新生态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十堰“十四五”科技创新主要指标

指标

2015年

2020年

2025年

1

全社会研究与开发(R&D)经费占GDP比重(%)

1.37

1.97

2.5

2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16

21.2

26

3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家)

162

367

600

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

8.4

23.65

50

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

3.84

7.65

11

6

科技型中小企业(家)


594

1000

7

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数量(家)


423

500


其中,新型研发机构(家)



150

第二章 构建科技创新新格局

第一节  大力推进全域科技创新

围绕建设“现代新车城、绿色示范市”目标定位,以高新区和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抓手,以中心城区、城镇带建设带动全域协同创新发展,着力构建“中心城区为核心、各县市为支撑”的全域科技创新空间格局,进一步提升十堰在全省和区域科技发展中的地位,成为湖北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豫陕渝毗邻地区科技创新中心。

一、加强全市区域协同创新发展

中心城区围绕东风公司十堰基地“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和地方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3D打印等领域联合攻关,打造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智造”中心,支持东风汽车及零部件技术向电动化、智能网联化、轻量化发展。支持东风装备稳步推进“数字装备2.0”,打造成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智能装备“小巨人”。支持东风越野车公司做强东风猛士为代表的军民融合产品进军民用领域,形成军民“双轮驱动”。支持东风小康汽车公司实现商乘并举、油电并重。进一步强化汽车整车、汽车关键零部件、装备制造业三大产业集群,发挥十堰中心城市技术辐射带动作用的优势,带动县域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技术升级,形成一批创新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交通智慧物流中心、现代服务中心、科教人才中心、文化医疗中心等区域科技支撑网络。

南三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聚焦特色农业、生物医药等创新领域,大力发展动植物新品种选育、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制药、中药加工制造、中药制剂研发等产业,形成地方特色农产品、中医药优势产业集群,服务竹房乡村振兴示范区。北三县(丹江口市、郧阳区、郧西县)围绕大健康、南水北调水源区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水产品加工等创新领域,服务国家战略水资源保障区和产业带、文化带、旅游带创新发展。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茅箭区、丹江口市加快优化“一区三园”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白浪工业园、茅箭区东城工业园、丹江口市六里坪工业园),形成以汽车及零部件、智能制造为主的创新基地,实现区域政策同步、信息对称、资源整合、长效对接的协同发展新局面。

专栏1  创新型县(市)

以创新型县(市)建设为抓手,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金融机构的科技成果、科技人才及科技资金等创新要素向基层集聚,加快完善县(市)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县(市)创新布局建设,优化提升县(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支持各县(市)加快培植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以产学研合作、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新型研发机构备案等工作为中心,以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围绕国家、省科技部门支持的政策指南,重点扶持各县(市)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县域创新竞争力。力争到2025年,竹山、竹溪进入省级创新型县(市),实现省级创新型县(市)县域全覆盖。

二、加快高新区提质升级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培育主线,推动十堰高新区加快形成“重点发展商用车产业、加速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配套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特色产业体系,推进十堰高新区产业实现质的跨越和量的跃升。支持十堰高新区“以升促建”,建设十堰科技城,推动创新政策和创新资源向十堰高新区汇聚,将十堰高新区打造成国家商用车产业转型发展先行区、汉江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引领区、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绿色协同发展示范区。

专栏2十堰科技城与高新区

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和高新技术产业向高新区加速汇聚,积极构建以汽车产业为主导,生物医药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互补支撑的产业体系。支持高新区高标准建设十堰科技城。支持十堰高新区张湾园区充分发挥汽车生产企业密集,产业链健全,科教资源丰富,研发、设计、生产、检测等功能配套优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汽车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新车城。支持十堰高新区郧阳园区充分发挥十堰生态滨江新区发展空间充足,产业基础扎实,区位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美等优势,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创新园、智慧园、创业园,打造集新生态、新生产、新生活于一体的生态新区。加快高新区汽车产业升级,依托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高新区布局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新能源汽车、军车、关键汽车总成和零部件、汽车装备等全产业链,实现园区内汽车产业集群。加快高新区生物产业布局,依托湖北医药学院,引进一批有实力的医药骨干企业,研发生产生物高分子凝胶、中药大输液及小针剂等产品,形成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加强高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围绕主导产业配套发展电商物流、数字创意、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优化升级十堰电子商务产业园、阿里巴巴十堰电商创业孵化基地、十堰北国际汽车贸易城等园区和载体,打造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三、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市级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三级联动、梯次发展的农业科技园区体系,建立各园区过程管理和定期评估制度,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以十堰国家农业科技园为龙头示范引领,突出优势和特色,布局建设5家左右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区,扎实推进房县、竹溪县等县(市、区)农业科技园区提档升级。结合各园区科技需求,积极协调涉农高校院所派驻科技特派员,大力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模式典型、科技示范效果显著的农业科技园区。支持各县(市、区)围绕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将政策、资金、技术向农业科技园区倾斜。重点扶持发展涉农科技型企业,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布局和打造25个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要素集聚、示范辐射显著的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第二节  积极开展跨区域科技合作

对接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深化拓展区域合作,创建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一、加快融入“汉襄十随”创新网络

加快融入武汉、襄阳、十堰、随州四地创新带,积极创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构建“汉襄十随”科技创新同盟,联合创建国家高水平研发平台,联合打造国家级孵化器,联合申报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强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创新协作水平,

形成同频共振、协作共赢的强大合力。主动与武汉市对接,签订科技对口协作协议,争取武汉市支持设立离岸双创基地,共用科技人才,共享专家人才库,共同开展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协同打造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创新跨区域科技合作机制,推动高新区、高校院所、科技企业、重点实验室等创新主体和平台合作,联合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采取联盟方式推进创新合作,共同攻关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在产业协同、要素配置、资源共享等领域进行全面合作。

二、深化拓展科技创新区域合作

充分发挥十堰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汉江生态经济带的重要作用,推进京堰合作、沪堰合作,用协议固化合作内容,调动优势科技资源向十堰导入,最大限度承接产业转移,壮大现代产业体系。发挥十堰在周边城市的创新资源优势,加强与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城市、汉江生态经济带中游城市联系,开展实质性科技创新合作,共同形成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科技创新生态与乡村振兴新优势。

三、探索推进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重点加强与俄罗斯、瑞士、哈萨克斯坦、土耳其等“一带一路”国家的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中国与乌克兰、冈比亚、东南亚和中亚创新合作中心建设,努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性强的大型项目,吸纳外资搭载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等优质资源。积极与创新型国家、国际一流科技园区合作,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推进政府间国际合作,鼓励外资机构在十堰成立海外机构中国分部,鼓励科技型企业在海外设立创投中心。

第三章 实施科技创新四大专项行动

第三节  重点产业技术创新行动

围绕十堰“一主三大五新”产业体系,聚焦十堰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重点推进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智能装备、特色农业、大健康、大生态、数字经济、清洁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技术攻关,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加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技术

(一)汽车整车。推进整车产业技术升级,加快汽车整车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专用化、新能源化发展。设立商用车科技专项:优化商用车产业布局,引导产业向商乘并举发展,重点支持商用车向高端化、大吨位升级,同时兼顾发展中型、小型等系列化车型;支持整车企业利用现有资质向乘用车领域拓展,扩大乘用车配套份额;培育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促进专用车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专用车向个性化、定制化方向发展,完善产业链、产品链,打造国家商用车产业制造重地。

专栏3  商用车

发展方向

重、中、轻、微型商用车系列化和产业化

新一代高性能整车平台

氢燃料电池汽车

轻量化、模块化等共性技术

专用车智能化、功能化

重点单位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东风(十堰)特种商用车有限公司、湖北大运汽车有限公司、十堰正和车身有限公司、十堰方鼎汽车车身有限公司、东风东实大洋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十堰驰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十堰振序车船科技公司、湖北一专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重大项目

商用运输车辆领域的各类专用车辆研发制造

商用车绿色排放系统制造生产基地建设

基于“5G+工业互联网”的汽车焊接和装配数字化车间集成技术应用研究

(二)新能源汽车技术。优先研究开发新能源关键控制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驱动电机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空调压缩机电机控制器、水泵电机高压控制器、空气压缩机电机高压控制器)以及整车综合控制系统。

(三)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优先应用车用传感器、毫米雷达波、智能芯片、精准地图领域等原创性成果。融入北斗产业链,运用智能汽车线控底盘一体化控制、系统动力学仿真控制,应用汽车动力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等方面的车辆动力学建模与仿真技术,开发车载操作、信息通信、智能决策等系统,人机共驾模式下的驾驶员模型,驾驶员特性的准确控制。通过线控液压制动系统(IEHB)与电控机械制动(EMB)样机调试与试验验证,开发智能网联汽车和无人驾驶控制系统、四轮轮毂独立驱动自动驾驶车辆底盘控制技术。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技术,建设汽车智能网联大数据云平台。推进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建设。

(四)新型汽车材料技术。以汽车轻量化、汽车电池储能高密度材料为发展方向,优先开展石墨烯、高容量储氢功能材料、锂离子电池和储能电池正极材料等新能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应用,加快轻量化车身复合材料及高强度钢、特种钢、铝镁合金、稀土合金、新型橡塑等功能性材料的研究应用。设立汽车新材料科技专项:面向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制造及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加快推动以锂电池为主的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孵化引进高密度电池储能材料研发生产企业;发展轻量化车身复合材料、铝镁合金、车用新型橡塑等基础材料,推动新型基础材料在汽车功能级结构材料上的应用。

专栏4  汽车新材料

发展方向

新能源汽车磷酸铁锂电池

锂离子电池和储能电池正极材料等新能源材料技术

新型橡塑基础材料

重点单位

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博兴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丹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双星东风轮胎有限公司、湖北长平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重大项目

高倍率长循环多功能纳米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开发

动力与储能电池材料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建设

年产万吨级锰酸锂新材料

车用传感器及陶瓷材料研发与产业化

全复合材料轻质纤维汽车储氢罐开发

高性能防弹钢板的研制和应用

二、智能装备技术

全面提升“智造”水平,聚焦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制造和智能终端产业。围绕智能制造、智慧物流与汽车全产业供应链,优先开展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工业云制造、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高精度数控机床、智能传感与控制、应急救援、智能检测、智能装配、智慧农机等装备研发。设立智能装备制造科技专项:围绕高档数控装备及系统、智能成套设备、智能感应热处理成套设备等重点领域,加快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推动制造模式精细化、柔性化、智能化,推动装备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专栏5  智能装备制造

发展

方向

智能感应热处理成套设备

智慧农机成套装备

智能网联汽车(平台算法)

应急救援装备

重点

单位

东风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湖北帕菲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湖北国瑞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汉唐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迅捷安应急装备科技(湖北)有限公司、湖北长平汽车装备有限公司、湖北恒进感应器有限公司、湖北高周波科技有限公司

重大

项目

镶梁孔研究及产业化

6000mm特大直径智能化风电轴承淬火机床开发及产业化

智慧消防系统开发与产业化

专用车数字技术一体化应用研究

商用车及零部件智能检测中心建设

三、重点农业产业链关键技术

加强山区特色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开展地方特色品种资源提纯复壮,重点开展茶叶、食用菌、生猪、黄酒、水果、木本油料、生漆等农产品种植和精深加工。设立特色农业科技专项:围绕六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工程,推进动植物品种选育、推广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强化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实现特色山区农业产业“稳链、补链、强链、延链”。

专栏6特色农业

发展方向

特色动植物新品种选育

农业优质新品种试验示范

绿色高效农业技术创新集成与示范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重点单位

十堰市昌欣香菇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房县天禾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湖北武当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十堰武当农夫牧业有限公司、十堰宏阳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房县陵玲农牧业有限公司、湖北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十堰梅子贡茶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湖北圣水茶场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星梦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丹江口市习氏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丹江口市水之源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湖北鑫榄源油橄榄科技有限公司、湖北丰神林果有限公司、郧西昌晖木本油料专业合作社、湖北庐陵王酒业、北京忠和房县生物食品有限公司、湖北伏龙山珍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湖北耀荣木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漆科技(竹溪)有限公司、竹溪贡茶茶业有限公司、竹山绿谷食用菌科技公司

重大项目

食用菌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创新集成与示范

食用菌轻简化、标准化生产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

茶叶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生态复合型茶区建设

生猪繁育技术推广

基于分子水平的黄酒酒曲与工艺研发

木本油料品种筛选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木本油精深加工技术研发

新中兽药创制与现代化生产技术

宜机化果园、茶园栽培模式研发与推广

珍稀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综合利用与保护

玉米新品种选育与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

柑橘品种结构优化与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

中国黄酒检验检测中心建设

四、大健康技术

(一)生物医药。开展中药材品种选育、规范化种植、生产加工,中药新药、经典名方及颗粒剂研发,中药材标准研究、品牌化建设。化学新药、甾体激素及中间体、抗体药物、新型蛋白开发、蛋白及多肽类生物药、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等关键技术研发,鄂西北地区生物样本库的建立(包括中草药样本库、病原微生物样本库和人类疾病样本库)。开发先进医疗器械和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家庭普及型医疗器械、医疗电子产品以及药用辅料、耗材及制药设备等。设立生物医药科技专项:依托十堰中药材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开展品种选育、精深加工,发展以中药材开发为主、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生产为辅的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建设十堰生物产业园,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链条。

专栏7生物医药

发展方向

现代中药

原料药、化学药、生物药研发与精深加工技术

精准、智慧医疗技术与产品研发

临床医疗关键技术研究

重点单位

湖北医药学院、湖北共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竹溪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葵花药业集团湖北武当有限公司、湖北天圣药业有限公司、湖北丹澳药业有限公司、湖北省丹江口开泰激素有限责任公司、十堰赟天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北天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湖北金水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湖北省陵州药业有限公司、湖北新峰制药有限公司、湖北卓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长江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重大项目

孕激素黄体酮核心中间体双降醇新工艺研发

黄体酮创新合成技术、睾酮及其衍生物创新制备技术

五倍子系列产品综合加工技术

中药配方颗粒的研发、生产及临床应用

武当山名贵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种苗培育

黄姜皂素高效、无污染纯化技术研发

干细胞标准化、规模化、同质化生产工艺技术

干细胞系列产品研发

(二)人口健康。聚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快发展康养产业,推进科技创新与健康十堰全面融合。充分利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科研学术话语权机遇,推进“南水北调水源地大健康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依托湖北医药学院和市内三甲医院,建设疼痛与麻醉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发挥武当特色中药研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作用,积极参与抗病毒药物研发联合攻关。开展流行性疾病防控、治疗关键技术研究,中医药及小分子化合物防治重大慢性疾病、老年性疾病等临床技术研究,地方性多发病的精准检测、筛查、预防、诊疗与康复关键技术研究,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医用机器人、生物三维打印技术,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

五、大生态技术

围绕十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优先开展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研究。高效节能、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低污染水生态处理等关键技术推广应用,提高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废旧钢铁、报废汽车等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设立生态环境科技专项:以推进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水土保持、水源区可持续发展为目的,通过生态环境修复共性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与装备、节能环保产品开发、水资源合理化利用等科技专项,形成生态环保产业链。

专栏8生态环境

发展

方向

生态环境修复技术

环境监测技术与装备

节能环保产品开发

废弃物合理化利用

重点

企业

湖北山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鑫资再生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绿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京能十堰热电有限公司、湖北中道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玉鑫新型墙材有限公司

重大

项目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技术

水土共治数字可视化信息管理大数据共享平台

智能化小型无氧热解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及整套设备研发

新型墙体材料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面向大型蒸汽管网的智慧供热技术体系研究及应用

规模化养殖污染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

六、数字技术

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推进十堰智慧城市建设。建设涵盖行政审批、交通出行、医疗健康、社区服务等内容的“智慧十堰”平台。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面推进电子证照、电子合同、电子签章、电子发票、电子档案等技术的应用。促进公路智能管理、交通信号联动、公交优先通行控制等领域技术集成。完善电子健康档案和病例、电子处方等数据库,加快医疗卫生机构数据共享,推广远程医疗、医院影像辅助判读、临床辅助诊断等技术应用,推进智能预警、应急救援救护和智慧养老等社区服务技术。推进智慧燃气建设,建立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广水电气联网联动技术,生产环节数字化和供应链协同响应,推进生产数据贯通化、制造柔性化、管理智能化技术开发。构建智慧水利体系,推广水源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水情测报智能化技术。开展公共教学体系智能化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动景区、博物馆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开发,加快沉浸式体验、虚拟展厅、高清直播等新型文旅服务技术的应用。依托新一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平台,推进新型智慧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优化升级,全面提升武当山旅游景区数字化服务水平。到2025年,光纤宽带、无线宽带、广播技术网络技术实现全域覆盖,5G商用技术全域普及,政府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100%,汽车人工智能技术达到全省先进水平,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汽车电子数字化技术示范区。

七、清洁能源技术

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优先开发、使用清洁能源,支持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开展生物质沼气、液体及固体成型燃料的综合技术应用。开展先进储能、智能微网等新技术研究,开发先进储能装备。发展智能电网核心关键技术,智能电网并网控制关键技术,开展分布式能源并网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和示范。开展风电资源开发建设,以及多种形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支持在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等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

八、新材料技术 

围绕汽车、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需求,发展非金属基复合材料、先进纳米材料、新型碳材料、新型电子信息材料、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生态环境材料,在高性能金属结构及功能材料、电子信息功能材料、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等方向取得重大突破,攻克一批建设急需、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材料关键技术,提升新材料对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带动作用,将新材料产业培育成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

第四节  创新平台建设行动

以提升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协同创新能力为目的,加快推进以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创新联合体、市级科技创新中心与离岸双创基地等为支撑的创新平台建设行动,促进创新资源科学高效配置,强化产业技术供给,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一、重点实验室

建设三大重点实验室,形成引领十堰发展的基础科技力量。建设湖北医药学院高等级病原微生物重点实验室、湖北医药学院及附属太和医院麻醉与疼痛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新能源汽车关键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二、产业技术研究院

建设五大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形成促进十堰主导产业创新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的主阵地。依托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中国工程院建设湖北省中国工程科技十堰产业技术研究院。依托东风商用车、东风零部件集团(东风装备)建设商用车关键零部件产业技术研究院。依托湖北双兴智能有限公司、湖北帕菲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建设智慧农机产业技术研究院。依托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建设新能源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依托湖北医药学院、太和医院、人民医院建设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等。

三、产业创新联合体

建设五大省级产业创新联合体,形成引进技术落地落实的重要平台。湖北凸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钟志华院士团队、东风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与杨叔子院士团队、十堰亚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与顾国彪院士团队、湖北佳恒科技有限公司与周祖德院士团队(周祖德外籍院士)、湖北武当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与陈焕春院士团队等合作建设产业创新联合体。

四、科技创新中心与离岸双创基地

建设五大市级科技创新中心和十大离岸双创基地,为全域创新和离岸创新奠定坚实基础。支持丹江口市、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武汉、北京、上海、江苏、重庆等地建立离岸双创基地。

第五节  创新主体培育行动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实施“领军型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形成上下联动、分类施策的科技型企业培育工作体系,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在创新投入、研发组织、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形成多元化核心创新主体格局。

一、着力打造领军型科技企业

大力扶持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具有行业标杆作用的龙头企业。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引导企业在研发投入、产学研合作、人才引育、知识产权创造及保护、质量标准体系建立等方面进行创新,重点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型科技企业。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推进十堰造“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示范应用,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研发机构、专利发明全覆盖。支持企业实施商标战略,创建国际知名品牌。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跨区域、跨产业整合资源、海外并购等方式,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

启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分级分类扶持体系,开展精准扶持,推进企业小升高、高升规。建立并完善高新技术后备企业库,形成“推荐一批、辅导一批、培育一批”工作机制。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力度,重点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全面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等激励政策,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对接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百千万”行动等科技计划,加强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质量“双提升”。

专栏9  高新技术企业“双提升”

按照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类型,进一步规范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措施,完善科学遴选机制和企业培育库。实施“领军型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培育的精细化、全程化。实施分级分类扶持体系,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确保高新技术企业按照税法规定条件及时享受优惠。定期进行政策效应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加强跟踪问效,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力争“十四五”末,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6%,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600家。

三、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

通过孵化器(众创空间)孵化、传统企业改造与小微企业提升等多种渠道,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扩张。加强政策扶持力度,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活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强技术改造,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和提升技术水平。培育一批“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区建设,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扎堆、集约发展、协同合作,延伸和做强“产业生态链”。到2025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000家。

四、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加强行业和关键技术领域研究,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带动上中下游产业技术的协同创新。推动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第六节  科技人才聚集行动

瞄准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实施各类高层次创新人才、专业人才、技能人才聚集行动,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充分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和主动性,不断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一、培育引进高层次人才

以“高精尖缺实”为重点,大力实施“柔性引才”,为人才创新创业搭建平台。高标准建设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大力实施科技领军人才扶持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及创新创业团队。组织实施“智汇十堰”高层次人才对接服务行动,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堰开展创新合作。深化“京堰人才合作”机制,促进北京高端人才服务十堰创新发展。整合全市高精尖人才资源,对接高校和科研院所,发掘培养本土产业创新人才、龙头企业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和科技创新团队。实施科技人才绿卡制度,优化绿色服务通道,完善人才配偶安置、子女就学及医疗保健服务,赋予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

二、培育引进专业人才

围绕十堰“一主三大五新”产业体系,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规上企业在相关领域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坚实支撑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鼓励企业依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引进全日制博士、硕士从事专业研发活动。加强人才后续培养开发,大力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素质提升行动,促进产业“紧缺特需”专业人才持续成长与发展。

三、培育引进技能人才

加强应用型、专业化、急缺型技能人才培养。挖掘一批具有原始创新潜力的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工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传统产业等领域应用技术类型的产业人才,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人才队伍。加强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室)、职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等高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建设。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深入实施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和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科技下乡,人才下沉。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构筑集聚国内外优秀技能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实现全市创新人才占比居全省第一方阵。

专栏10  科技人才聚集

“高层次人才引培工程”。实施新时代“5111人才工程”,力争5年内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名左右,引进省级以上创新团队10个、高层次人才10名左右,引进国内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00名,自主培育不同类型的高层次、紧缺型人才100名。

“专业人才引培工程”。鼓励规模以上企业设立急需紧缺人才特聘岗位,面向全省、全国、全球进行选聘;鼓励企业联合高校建立博士后、博士科研基地,力争“十四五”期间,支持企业柔性引进专家人才团队500人以上。

“技能人才引培工程”。稳步推进“民营企业引才计划”和“双百”人才行动计划,配合中国工程院、市委市政府“双百行动”,遴选100名左右的专业技术骨干人才进行培养。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广学徒制培养模式。实施新时代工匠培育工程,造就一批国家级、省级工匠。到2025年新增技能人才1.5万人。

第四章 优化科技创新生态

第七节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强化技术创新市场导向,大力发展科技成果转化机构,构建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全面落实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促进科技成果产品化资本化市场化,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一、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围绕“十四五”发展的重点产业,深入探索“校区+园区+社区”的“三区融合”模式,一体推进人才引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创业孵化。建立“企业出题、协同攻关、政府补助”的产学研用结合机制,运用“揭榜制”“赛马制”等项目组织机制,面向产业和企业技术需求,强化组织创新,鼓励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改进科研项目资助方式,以“用”为导向,组织一批关键性技术研发与攻关,实现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

二、大力发展成果转化机构

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为行业的科技成果进行二次开发实验,为企业规模生产提供成熟、适用、成套技术,让更多企业实现成果扩散与转化应用。加快培育和发展技术交易市场,鼓励建立技术转移联盟。鼓励创办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构,引导技术转移机构市场化、规范化发展,力争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达到6家。充分发挥技术转移机构作用,推进军民两用技术、成果及知识产权的双向转化,实现科技成果在堰转移转化。

三、健全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科技服务业,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线上线下服务体系,形成企业需求和科技成果精准对接的新机制,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构建各级科技管理部门、高校院所、科技服务机构、企业和投资机构联动工作机制,共同推动成果转移转化。加强财政资金投入,推动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引导各类资本投资市场潜力好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推动知识产权、法律咨询等机构参与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专业化服务。

第八节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效率,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潜能。

一、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围绕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创新要素配置、创新管理服务等方面,推动科技管理从管理型科技体制向服务型科技体制转变,从“研发治理”向“创新治理”转变。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分工协作机制,发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中介机构在推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健全社会公众参与决策机制,提高科技创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健全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落实财税优惠政策,分类指导科技创新平台发展。贯彻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推进全市科技创新服务系统升级,提升科技管理信息化水平,打造包容普惠创新环境。

二、完善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机制

建立符合科研规律、高效规范的项目管理制度,在汽车、大健康、大生态、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等重点领域实行项目“揭榜制”“赛马制”“包干制”,完善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机制,扩大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学术自主权和个人科研课题选择权。修订完善相关计划管理办法和经费管理办法,改进和规范项目管理流程,精简程序、简化手续。建立以平台、项目为主的后补助资金支持方式,进一步完善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的配套资金和间接费用使用办法。加强科技专项资金的内部审计和绩效考评工作,确保资金合理高效使用。

三、创新科技成果评价和人才激励机制

强化科研项目评审改革,突出程序简化和流程优化,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健全项目申报、评审、专家选取、验收、绩效评估和奖励机制,注重项目需求征集,着力破解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强化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突出品德、能力、业绩、贡献导向,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推行“代表作”评价机制,强化用人单位的主体地位,加大对优秀人才和团队的稳定支持力度。强化科研机构评估改革,推进科研事业单位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赋予科研事业单位充分自主权,强化绩效评价与考核,引导开发区、创新平台等相关主体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提高创新效能。通过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

第九节  健全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

推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加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形成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一、加大财政科技投入

充分发挥财政科技资金的导向作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稳定增长机制,力争在“十四五”末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3%,财政科技支出水平进入全省前6位。财政科技投入重点向关键领域重大突破性技术、重大科技攻关行动等倾斜;建立以科技项目为主导,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研发投入体系,遵循科技创新活动规律,综合采取前资助、后补助、社会资本联动等方式,加大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人才、高新技术企业等的扶持力度。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性作用和市场决定性作用,以财政“小投入”撬动社会“大投入”。

二、推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

发挥政府在科技投融资中的引导作用,鼓励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股设立各项投资基金,对接“滴灌行动”,谋划设立创新投资基金,创新开展科技金融支持模式,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对规模以上或成长性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实施信贷利息贴息。完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推进“财政科技创新贷”工作,落实贷款贴息、担保费补贴政策。

第十节  加强科研诚信和创新文化建设

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作风建设,加快完善科研诚信联合惩戒体系,大力普及科学知识,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一、加强科研诚信建设

建立健全职责明确、高效协同的科研诚信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实施科研诚信承诺制度。开发并完善科研诚信信息系统,加快完善科技诚信联合奖惩体系,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行为。

二、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

加强对重大科技成果、典型创业人物、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宣传,加大对创新创造者的表彰奖励力度,充分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建立科普教育基地,依托十堰市科技馆、湖北医药学院生命科学馆、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普场馆等,经常性开展以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为重点的科普活动,提高广大公众科学素质。紧紧抓住青少年群体,大力开展“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科技创新大赛、科学知识大赛等活动,传播创新创业文化,夯实推动创新发展的社会基础。

第五章  强化科技创新保障

一、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

始终将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调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党领导科技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全面提升科技战线党组织功能。加强规划实施的宏观管理,各部门依据规划结合自身实际安排工作,做好与规划思路、目标的衔接,做好规划重大任务的分解和落实,做好重大事项的对接。各级科技主管部门加强对规划的宣传、实施指导与协调服务,调动社会各方参与的积极性。

二、健全科技创新法规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的法治环境,推进薄弱环节和领域的科技立法,将经过实践检验具有良好效果的政策措施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加强面向新兴产业、新兴业态的相关科技政策研究,加强政策执行部门协作,加强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协调,加强科技政策与财税、金融、贸易、投资、产业、教育、知识产权、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等政策的协同,提高创新政策的系统性、可操作性。加强科技创新政策法规落实的监督评估和宣传推广。

三、加强规划与年度计划的衔接

加强科技创新战略规划优先领域、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和年度科技计划安排的统筹衔接,将规划目标任务分解细化为年度目标任务,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各部门、各地方依据本规划,结合实际,强化本部门、本地方科技创新部署,细化落实本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四、开展规划评估与动态调整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和第三方评估,按照年度总结、中期评估、总结评价的工作流程,及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把监测和评估结果作为改进政府科技创新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作为规划调整和制定新一轮规划的重要依据。市级科技管理部门要了解掌握各地、各部门科技规划实施情况,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根据规划监测评估情况和科技创新发展实际,对规划指标和任务部署进行及时调整。


上一条: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激励若干措施的通知 下一条: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高校院所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研发活动的意见

关闭